Slide

眼前

眼前

艺术家:陈秋实、范诗磊

策展人:胡奕航

2022.04.09 – 05.17

ARCH PROJECT 于4月9日呈现实验项目「眼前」。ARCH PROJECT此番与艺术家陈秋实和范诗磊合作,展现他们近年来代表性的作品。

 

「眼前」直击意识形态的观看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我们的“观看”不夹杂任何思考,或者说我们无需思考。一切都已被意识形态接管。不论是范诗磊的多媒介作品所营造的异托邦空间对文化工业的破坏性行动的反诘,还是陈秋实横跨多种摄影方式的图像创作在现实中被他所针对的问题反噬——“生产不再意味着拥有解释的权力”对冲着新意义的建立,都会让我们成为“为了不上当而迷途(上当)的人”(Les non-dupes who errent)。这两位艺术家游走在问题与答案的边缘,留下给我们的,便是ARCH PROJECT希望和观众一同重新思考的眼前的新现实。

艺术作品能将现实折叠,以政治化的方式影响观看者视网膜上的成像。普鲁斯特叙述艺术为创造世界特异的表象方式。在他那里,世界是成千上万个——“就像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追忆似水年华 卷五:女囚和女逃亡者)。在普鲁斯特的巨作中,世界作为零散的记忆被一个又一个视角所观察并因此折叠,我们的经验被无数次地覆盖。如同将写满文字的纸张反复折页,每一次的折叠在强调一部分信息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信息模糊。世界表象也因此变化。

 

无论是面对艺术作品还是现实,我们看到的是否是事物的真实的模样?正所谓“眼见为实”对视觉器官的准确性的肯定,似乎我们对一样物品看得越清晰;对一件事情剖析得越清楚;对一个运动分解得更详细,我们就偏向于认为自己越接近事物的本质。然而这种观察方式的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视网膜成像的价值,却忽视了那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这种方式将实体都当成工具。换句话说,当一双筷子只能成为一双筷子;一块墓碑只能成为一块墓碑;一张面具只能成为一张面具,如何去使用它们便是重中之重。而当我们对工具的功能越熟悉,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工具”的认识就越少,我们的视野也因此变窄。

本质上的对世界的观看是对时间的感知。在面对穆斯林老人“为何留住时间”的质问时,安东尼奥尼“错愕无言”。在老人的眼中,停滞在拍立得照片中的影像,等同于死掉的过去。这个过去是一秒前的,一天前的还是一年前的,这都无所谓,唯一有所谓的是它失去了生命。若跟随穆斯林老人的角度思考,拒绝对过去的否定意味着对时间保持模糊的印象。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是在彼此之中。例如瓦尔兰是否领导过巴黎公社成为了记忆幻觉(déjà-vu),无产阶级的奋斗理想却在未来存在。当资本家为工人上下班的时间准确地设定到几时几分,工人的工作时间便成为了死掉的过去。昨日的工作和今日的工作毫无区别也无相关。至于明日的——还未发生的看上去也过于确定。用纳博科夫的话说:“未来只是另一种过时。”

 

 

被折叠过的纸张难以恢复原本的平整,但它们又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拒绝清晰的图像的机会。拿走纸张上方的重物,再单个铺开,无关方向的时间的运动——只要它不被“留住”——将让图像模糊。世界真实的模样,存在于磨损的折印中。

 

艺术家介绍
陈秋实
陈秋实出生于湖南长沙,东南大学法学哲学双学士,2021年毕业于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任《中国摄影》编辑。曾获德国PEP New Talents 2020。
范诗磊
范诗磊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深圳。他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散发着强烈的怀旧情感和压抑情绪,作品包括装置艺术、录像、绘画、摄影等,并表达了全球化下,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对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恶意操纵和文化自治状况的破坏。曾获RSA Chalmers-Jervise Prize [苏格兰皇家艺术学院查默斯·杰维斯奖] 、Royal Scottish Academy New Contemporaries Selected Artist 2020 [苏格兰皇家艺术学院新当代选择艺术家2020]、the 22nd 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Jury Selections [第22届日本新媒介艺术节选择奖]等。

Exhibitions

过往展览

2023/07/22-10/09

Please,Do Mind The Gap

June Fischer, Xie Yu, Arch Gallery, 1L, 1123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City.
2022.10.22-2023.01.07

The Task of Alchemy

Artist:Zhao Yu
2022.10.22-2023.01.07

Amber

Artist:Duan Yifan
2022.10.22-2023.01.07

炼金的任务

艺术家:赵玉
2022.10.22-2023.01.07

琥珀

艺术家:段一凡
2022.10.22-2023.01.07

A N G E L U S

艺术家:汉娜·贝纳西

Art Channel

艺术频道

ARCH REVIEW | Gaze in the Dim Glow

“The Task of Alchemy”, Pocono Zhao Yu’s solo exhibition at Arch Gallery, presents a subtle sense of time traveling. As the title of the exhibition alludes to, it is as if the smelting and mysterious deeds of some spiritual objects. Within the whisper that fluttering outside of time, this enormous task is under the invisible dome of time.

ARCH REVIEW | Making Complicity

When the painting is really close to us, the first thing that appears to our eyes is this Le cimetière marin[1] written by Valéry in 1922. The curators Hu Yihang and Zhang Tingzhi, together with artist Guo Yujian, divided the exhibition “Dangerous Complicity” in the gallery into three chapters with words and symbols: imagination, a plateau, and a theatre.

ARCH INTERVIEW | Guo Yujian

Since then, I have tried to let daydream-like imagination seep into the picture, and those earlier, more symbolic images have also been naturally diluted. Perhap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temperament that seems to be infiltrated by the picture and some image contents that are contrary to reality that cause the association like a dream.

ARCH REVIEW | 在倦意来临时服药

恍惚是我们长时间被某种思维或事物压制后常常落入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时间如流体般被我们任意搬运、搅动,又或是尽兴逐流。而林舒的作品常常通过对空间的加工让我们对影像中的实体逐渐疏远,以至于被送入一个被剥去嘈杂的心理状态,意识取代了被记忆包裹的身体,从而任意涌动。

ARCH 采访 | 谢燚

他的作品长期以来从“劳动”这个常用的词汇出发,不断向现实世界里以“语言”为基础的权利追问。“我只希望我认为重要的东西能被大家知道,那就是”具体的劳动“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做功“的。”

豆豆也是拳拳

198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劳申伯格艺术展》让中国人近距离地看到了“后现代艺术”的形态,这些展品让中国观众目瞪口呆:山羊的标本,汽车的轮胎,废弃的地毯组成了前所未见的图腾。在展览期间,保洁员差一点把作品误作是垃圾清理。

Tuesday – Sunday
10.00am – 6.00pm

ARCH Gallery
Yinjiachong Rd, Tianxin District
410000 Changsha

星期二 – 星期日
上午10.00 – 下午6.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殷家冲路
1123文创园一楼
ARCH GALLERY

© 2021  Arch Gallery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info@archgallery.net
Site by XYCO